
研究生复试中的笔试环节,正悄然走下舞台中央。
近日东北大学发布的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参考信息显示,该校复试方式涵盖专业笔试、综合面试、实践操作(含专业机试、专业展示)等,各招生单位可结合学科特点灵活选用。
值得关注的是,除此前已调整的4个学院外,理学院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2个学院/教学部的全部专业均明确取消笔试。
全校19个招生单位中,仅3个专业保留笔试,但考核重心已明显向面试倾斜——公共管理学、工商管理的综合面试权重从45%提升至50%,城乡规划学更是从54%跃升至60%。
面试在复试中的权重与日俱增,已是不争的事实。东北大学的这一调整并非个例,从985高校到211院校,越来越多高校达成共识:研究生复试需要更具灵活性的选拔标准。
南昌大学10月10日发布的《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新变化》中明确,临床医学(1051)、口腔医学(1052)专业学位硕士复试将取消笔试,改为“临床综合技能考核”;体育(0452)专业学位硕士也以“运动技能测试”替代传统笔试。
兰州大学最新公布的《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》同样呈现这一趋势,多个学院已取消复试笔试科目。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,2025年该学院还要求考生参加“理论物理基础”等笔试科目,2026年则全面删除相关考核内容,所有专业复试笔试科目均标注为“无”。
笔试取消,是否意味着复试难度降低?不少考生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,但真相或许并非如此。表面上看,笔试的取消确实减少了备考的科目负担,但这一变革实则是“降低门槛的同时抬高了天花板”。
与侧重知识记忆的笔试不同,综合面试更聚焦于学术能力与创新思维的综合考查。其过程的灵活性、问题的发散性,对考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在通常仅20分钟左右的面试时间里,考生不仅需要精准运用专业知识回应提问,还要主动展现自身的科研潜力,同时做到语言表达条理清晰、逻辑严密——这无疑是对语言组织、临场应变与思维深度的多重考验。
因此,复试的整体难度非但没有减小,反而对考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。
面对这一变化,考生无需过度焦虑。距离复试仍有充足时间适应新模式,而此次改革更核心的意义,在于提醒大家跳出“重书写、轻表达”的思维定式。
提升综合素质,敢于开口、善于表达,做到“既能写又能说”,培养高效的知识输出能力,已成为考研备考的重要课题。
研究生选拔规则虽在动态调整,但对考生而言,扎实筑牢专业基础、全面提升综合能力,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核心策略。唯有做好充分准备,才能在愈发灵活的复试考核中脱颖而出。
考研资讯一网打尽!
关注【研趣马理论考研】公众号
获取最新考研动态、备考干货和院校解析。
专业课程辅导,助你高效备考!
📞 联系方式 宋老师:19314077561
💬 微信号:yqxiaonianyu
扫码咨询:

【研趣马理论考研】——你的上岸好帮手!
研趣考研官方视频号
研趣马理论小程序
研趣马理论公众号
电话 :19314077561
地址 :合肥市庐阳区中辰创富工坊A座一层、二层